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光明日报》农业专家的创新故事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6日 11版
 


赵政阳在苹果树上讲解剪枝

  从古到今,创新成果的推广离不开艰辛付出的变革者,在农业技术革新推广方面尤其如此。很多农业专家会冒着寒风酷暑、风吹日晒,在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创新成果被送到农民手中,他们的汗水也洒在沟沟坎坎里,在这群“接地气”的专家教授与农民之间,也常会发生让人心生感慨或啼笑皆非的事。

专家蹿上苹果树

  爬果树,剪树枝,这些事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育种大专家赵政阳教授做起来比农户还“稳、准、狠”。他培育出了我国自主的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可进了果园,他嗖嗖就往树上爬。

  陕西省白水县冯雷镇耀卓村果农王李军至今还记得赵政阳爬树的一幕。当时他正讲如何剪枝,讲到关键处,谁也没想到,“噌,噌”几下他就熟练地蹿上了果树。只见他,脚踩果树,手扶枝丫,另一手挥舞着剪刀指向枝条,孰料苹果树“不堪重负”,忽悠往下闪,这可惊着了树下的果农们,连声招呼“赵老师快下来,摔着了可了不得!”

  赵政阳却不以为意,举着剪刀‘咔嚓、咔嚓’剪了数个粗大的枝条。树下的果农又惊着了,齐声喊“赵老师,快住手,剪了大枝明年可要减产了!”这一次,任他磨破嘴皮子,果农绝不肯再让他上树,他们死活不肯冒着减产的风险,接受“剪大枝”的新技术。无奈之下,赵政阳拍胸脯承诺:“少了果实,都由我来赔!”这才有部分果农将信将疑,将上树的“权利”还给了他。

  第二年,剪过枝的果园产量大增。不肯接受剪枝的果农看到别人家的苹果,产量大价格优,这才相信了专家,又找来赵政阳,请他去剪枝,这项新技术因此而渐渐在当地村庄推广开来。

  创新与固守之间有时会有小抗争,新技术,新理念,新思想的传播,需要不断的说服和例证,才能广为接受。

“羊膻味牌”香水

  年近花甲的周占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系教授。这位知性女教授,三十多年如一日,“泡”在实验室和羊圈里,从事肉羊育种研究和推广工作。她一辈子顾不上描眉画眼,买新潮衣服,却宣称要把羊儿们“打扮漂亮,养得香香肥肥哒。”

   每次在羊圈做完实验,她衣服上总有些自己察觉不到的味道,上了火车、长途汽车,都没人愿意坐在她旁边,她却不在意,还笑称“我有专属的‘羊膻味牌’香水哩!”

  为了便于观察,周占琴自己到动物检疫场当起牧工,并坚持住在羊舍旁边的小棚内守候羊群。冬季羊圈苦寒,早晨脸盆的水已冻成冰,必须点着柴火,将其融化后才能洗漱。

   她亲自管理布尔山羊9年,带着家人在羊场过了7个春节。为了让牧工能大年三十回家团圆,她把丈夫和孩子都带到羊场,一家人当起饲养员,观察、记录羊群生长适应情况,亲自采精、配种、加水、喂料。

  随着肉羊产业的发展,周占琴服务的地域也由陕西省内延伸到天津、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她经常是下了火车又坐汽车,硬座买不到,就买个马扎上车,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买了多少马扎。

  有时候,创新是忍耐,探索、寻找的过程,可能会遇到种种逆境,但为着兴趣和责任,就能继续坚持。

半截吸血草蜱子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樱桃育种专家蔡宇良的腰间,留着半截吸血草蜱子虫“遗体”。这虫子生长在野草中,嘴能像锯子般切开皮肤,脑袋伸进皮肤里吸血,同时分泌使人麻醉的化学物质,被咬的人并不会立刻感觉到。有老乡说,三十只草蜱子能把一只野兔身上的血吸干。

   蔡宇良却称腰间的这半截虫子尸体是“小礼物”。这是他在云南文山的原始森林里寻找野生樱桃树时留下的,那里高耸的树林和密密麻麻的低矮灌木交织在一起,他当时跟着当地向导边走边看边记录,并没觉得有异样。回到山里的住处,觉察到不适,以为长了疖子,又在山里考察了10多天,出山后才被当地老乡认出是吸血草蜱子虫咬了,可已不好再取出。“就当留个纪念吧!”这是蔡宇良当时的想法。

  为了观察樱桃的野生资源,这些年来,陕西、新疆、西藏、云南等全国20多个地区,那些或寒冷或炎热的荒无人烟的大山里都留下了蔡宇良的足迹。在云南老君山原始森林,他刚拨开新发现的野生樱桃树枝,小腿粗的大黑蛇就张着嘴巴向他扑来。冬季冷到零下40℃的新疆阿尔泰地区育有抗寒性樱桃,蔡宇良也每年冬天必去观测。

  皮肉之苦阻挡不住蔡宇良繁育新品种的热情,他将培育出的优秀新品种,寄给云南大山里那些少数民族的种植户。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樱桃种植户张恩林说:“有问题随时给蔡老师打电话,讲不清就发照片,或者把病树枝寄给蔡老师,他都会帮我解决,我的樱桃就是长得好,一斤能卖50块!”

  有时候,创新是一种妥协,容忍过程中的筚路蓝缕,只为心中的大目标,日夜兼程。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2/26/nw.D110000gmrb_20160226_2-11.htm

编辑:0

终审:0